联系我们CONTACT US
电话:邮箱:地址:
宛城惠农机井建成6年不通水电 中央专项资金打水
文章来源:网络整理时间:2019-12-22河南宛城惠农机井建成六年不通水电,中央四千万专项资金为何“打水漂”
据中国之声报道:河南是产粮大省,位于豫西南的南阳市宛城区地势平坦,有利耕种,是全国产粮大县之一。2010年,中央财政在这里全额投入40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,用于三个乡镇、将近三万亩集体土地的整理项目,其中包括农田、道路、机井灌溉等等。
该项目于2011年招标、2012年开工建设、2013年完工。然而,建成六年,这里的数百眼机井仍然无法正常使用。今年夏秋两季,南阳遭遇旱情,中央投资的机井就在眼前,却因为没有接通电力无法灌溉。无奈之下,这里的老百姓自己买了电线,接通了高压电取水灌溉。
惠民机井不通电,村民只能私接高压电灌溉
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是2010年立项的土地整理项目所涉及的三个乡镇之一。在新泉村的耕地边上,可以看到一座灰色砖构平房,没有安装窗户和门,除了一个井眼,没有其它任何配套设施,只有通过房子上写的“国土资源·土地整理”的铭牌才可以辨认出,这是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的灌溉设施。
新泉村村民说:“都是谁想浇地,然后谁往里面现接电。比如你今天要浇了, 哪个井在地的附近,你就去哪儿接线,没有配套。”
彦章村的情况,基本差不多。彦章村村民表示:“谁浇地谁拉水泵,种地的都用水泵,自己弄到那儿自己接上电,对付着就浇了。”
高庙镇司庄村的情况,要略微好一些。井房已经加上了门锁,房间内也安装有提灌泵等设施,只是没有接电。高庙镇司庄村村民:“看着有井用不成。今年我们才想了这个匪门,才用上。这边儿没有低压线。从那个高压线上接过来的。别的没办法,要不然庄稼就得旱瞎。今年就我们这两个队丰收了,别的队都没接电,没人管,那边的井用都没用过。”
眼瞅着中央出钱投资的机井就在跟前,而庄稼却面临着旱死的危险,村干部也着急:
“井打的不少。线架的每个井也都通了。那下面儿接的也都很好,就是变压器没有接火。今年就是大旱呀。这不出问题还好,出了问题是你自己的事儿。那你急着浇地呢,那也没有办法。”
经历了几年老百姓私自接电之后,由村委会出面,安排村里的电工负责统一管理接线用电。
郭厂村村干部:“就差通电了。这个样子就是不安全。现在都是电工直接接火,管的严,你要自己私搭乱接灌溉,就要写个保证书。”
司庄村负责管理用电的村民:“谁过来浇地再跟我联系。往井上送上电。我再来检查一遍。看用电安全了,我再给你送上电。你这个井才能用。”
完工六年的惠民工程为何至今仍是摆设?
土地整理项目的电力,为什么至今没有接通?当地电力部门的负责人说,项目立项五年之后,才第一次有人与电力部门对接。而这个时候,相关的电力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,根本不符合通电的要求:
电力部门的负责人:“2017年年底机井施工方来人咨询机井用电,所有机井电力设备已经完全不符合2017年电力标准,如电线杆高度不够、电线老化、施工方说个别变压器被盗、隔离开关生锈合不上、变压器台架生锈。然后给施工方提供3套供电方案通知施工方照此施工,然后施工方再无联系。以上是红泥湾机井项目。高庙和红泥湾一样,比红泥湾还晚5个月才来报装。另外一个乡镇机井项目至今从来没人联系过。”
中央投入4000多万元的惠民项目,为什么至今都没法惠及到老百姓?按照电力部门的说法,不是电力部门不给接电,而是项目完工五年,项目方才开始跟电力部门对接用电的事情。机井打好六七年了,当地政府部门都做哪些工作?惠民机井为什么还是摆设?
本周四(19日),中国之声记者来到项目主管单位宛城区自然资源局。土地整理中心李主任说,从2013年完工到现在,宛城区自然资源局就一直在积极推进整个项目:
“12年初在郑州招投标,12年5月签订的项目施工合同,工期是120天,10月这个项目都应该有完工了。13年当时市里面组织过一次督查,当时发现问题就很大。15年12月份市里组织的省市的专家来进行竣工验收,提了70多条问题,没有通过。你像施工日志今天干了啥?明天干了啥,今天进的什么料,今天进的料是怎么办的?施工资料这些东西基本上是不齐全的。”
李主任说,2015年底的这次竣工验收没有通过,当时,局里就积极通知各个标段的施工方,抓紧时间整改。但至今,一些标段的内业资料都没有交上来。随后,项目剩余1000多万的中央财政资金被财政部门收回。